•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论新著 >> 正文
郑和 | 七下西洋颂和平 天下为公谋大同
2023-07-11 09:51:17 来源:云南日报

晋宁区博物馆(郑和纪念馆)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李雯 摄

黄昕莹

位于祖国内陆西南边陲的云南虽远离海洋,却走出了一位世界级的航海家——郑和。他是以七下西洋而闻名遐迩、流芳百世的中国航海家,也是开辟海上丝绸之路,把友谊之花播撒至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和平使者。时至今日,海外仍有许多遗址遗迹在昭示着当年的壮举,寄托着当地人对郑和的感念,他以卓越的功绩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中国航海第一人。

1998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千禧航海家,其中“郑和”的入选理由是:“从未公开表达过对殖民主义的期望,他率领着15世纪地球上最庞大的舰队、近三万名身经百战的士兵,却没有占据海外国家的一寸土地,七次远涉重洋,他带来了海上丝绸之路最为繁盛的时代,他留下的《郑和航海图》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最直观的呈现,他就是人类最杰出的航海家——郑和”。

郑和其能:外交界里无双士,航海家中第一人

梁启超曾评价:“郑和之后,再无郑和。”郑和跌宕起伏的人生,充满了戏剧性,而所有偶然性的背后都有着必然的命运导引,除了时代背景和一代雄主朱棣的信任支持外,郑和本人出众的胆识才能是使他成为中国航海第一人的首要条件。世人只知郑和七下西洋是在明朝强大的中央财政背书和明成祖朱棣的大力支持下完成的,却鲜少有人注意到在当时的认知水平下,郑和所显示出的外交天赋和航海才略。

其实早在下西洋之前,郑和已代表明朝出使东洋。明朝初年因震怒于日本浪人在中国沿海走私、作乱,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十六年下令断绝中日交通。朱棣登基后谋求解除海禁、友好睦邻,派郑和前往日本进行政治磋商。《明书·戎马志》载“永乐二年,寇浙直,乃命太监郑和谕其国王源道义,源道义乃执其渠魁,以献复金,十年一贡”。在靖难过程中屡建功勋的郑和再次不辱使命,这场交涉最终以当时的日本执政者足利义满下令处置倭寇,中日双方签订《勘合贸易条约》划下句号,永乐帝大喜“嘉其勤诚,赐王九章”封赏足利义满,此举极大地改善和修复了当时的中日关系。

除了惊人的外交才能外,郑和航海的胜利秘诀还在于他掌握了当时最先进的航海和造船技术。郑和在担任内官监太监期间,曾负责宫殿营造和船舶监造,有丰富的造船经验。此外在出海前,郑和派人进行大量的实地调查研究,搜集整理了周边许多国家的航海资料和海图。除积累大量的地文航海技术资料以外,郑和船队还掌握了当时最先进的天文航海技术“牵星术”,即把天文定位知识与罗盘应用相结合用于航海定位的技术。目前存世的《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郑和航海图》)是记录郑和下西洋航程的重要资料,代表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航海技术和海洋科学水平。全图包含20页航海地图、109条针路航线、2页4幅过洋牵星图,图高20.3厘米,全长560厘米。以南京为起点﹐最远至非洲东岸的曼八撒(今肯尼亚蒙巴萨),图中标明了航线所经亚非各国的方位、航道远近、深度,以及航行的方向牵星高度,对何处有礁石或浅滩也都有标注。图中诸多往返针路并不完全相同,表明船队在远航中已灵活采用多种针路,全图共涉及500余个地名,郑和船队所经之地均有命名。

由此可见,除了雄心壮志以外,在航海技术领域郑和所具备的雄才大略是当时船队成功航行的重要保障,代表了当时中国乃至世界航海技术的最高水平。

郑和其功:四海文明开眼界,一腔友爱化干戈

郑和先后七次率领庞大船队“下西洋”,历经39国,“对国王和酋长之亲和者,多所赐给,桀骜者以武力慑之。”

1405年,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船队自中国太仓的刘家港起锚,拉开“郑和下西洋”的序幕。据《明史·郑和传》记载,(宝船)“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换算下来,船长为125米,宽50米,是那个时代名副其实的“巨无霸”,相比之下,哥伦布首航美洲舰队的旗舰圣玛利亚号仅长23.6米、宽7.8米。更重要的是,如此规模庞大的郑和船队是名副其实的和平使者。郑和宝船在出海时装载了大量的瓷器、丝绸、茶叶、印花布和永乐通宝,这些在当时欧洲上流社会都属稀缺的东方珍品,价格不菲。从携带的货物不难看出当年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充满了中国式的诚意与善意,作为大明特使的郑和一路用慷慨大方、厚往薄来的方式播种友谊、建立感情、促成合作、化解危机,达到了“宣德化”“柔远人”“扬国威”的目的。

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打通了亚洲海上航线,促进了中国与航线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成为了“一带一路”倡议最早的践行者。郑和七下西洋时曾在马六甲和苏门答腊北部的须文答腊两处设立商馆,于所到之处尽力推动贸易、互市,让沉寂已久的海上丝绸之路恢复繁荣。今天坐落在圣淘沙的新加坡海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艘按照原尺寸复制的郑和宝船,这艘宝船足有三层楼高,船头设有开放式剧场滚动播放郑和下西洋的动画短片,整个宝船和周围还原出的露天市场如时空隧道般展现给人们当年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

不仅新加坡有许多郑和“遗迹”,东南亚很多国家都有与郑和有关的人文景观,除了为纪念郑和而建的庙宇,还有数不清的与郑和有关的大小遗迹,这些地方大多以郑和的小名“三宝”命名,例如印尼的三宝垄就建有三宝庙、三宝洞、三宝井,马来西亚槟城的“郑和脚印”,泰国的郑和塔、三宝港,斯里兰卡的郑和桥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倡导了和平友好、互惠发展的外交风气,为海外贸易发展、中华文化传播、东南亚文化交流以及地区国际秩序稳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探索出了较为成熟的亚洲航线和亚非航路,并对航海技术和海洋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表现出的开放包容的疆域观对深刻理解现代国家疆域形态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明代“郑和下西洋”到新时代“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在郑和宝船扬帆起航60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的航海事业实现了从浅蓝走向深蓝,中国的友谊之舟仍在启航远行、乘风破浪,以中国特色、中国智慧、中国气派播撒和平、互惠的种子,谱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

(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王顺利/《新西部》杂志 · 新西部网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