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论新著 >> 正文
泾阳也有个袁家村
2024-01-16 19:30:00 来源:泾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图片

图片

泾阳也有个袁家村

苏战峰


提起袁家村,许多人首先都会想到的是蜚声三秦的礼泉县袁家村,但有所不知的是泾阳县三渠镇也有个袁家村,虽然它名不见经传,但它也是个有许多故事的地方。

袁家村西望青训路,村南和村东各有一条县干路从此经过。村子的西北方是绵延数里的汉代白渠遗址——“汉堤梁”。村北距离于右任先生创办的斗口农场也仅有二里之遥。

小时候常听老人讲,袁家村周边数里,在很早以前是泾河南移后留下的一片盐碱滩,雨天积水成洼,晴天则白茫茫一片,一年四季鸟不拉屎,成片滩地草不生,故称“雪河滩”。后来,袁姓人家逃荒避难来到此地,他们一边排涝抗旱,一边压碱造田,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多年以后,盐碱逐渐退去,荒地变成了可耕田,他们便在此定居,繁衍生息,逐步形成村庄,人们便取其“袁”姓,称其为“袁家村”。但当今袁家村里最大的族群早已不是袁姓,被取而代之的是“苏、刘、邹、高、白”五姓。

袁家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秦帝国兴修郑国渠时,由于得益于泾水的润泽,旱地变成水浇田,不再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种植业和养殖业也得以发展。特别是近代以来,得益于李仪祉先生兴修泾惠渠,泾惠北干渠有两个支渠都从袁家村东西两个方向绕过,村中还有一条分渠横贯东西,使得袁家村和附近的村庄,近水楼台既得水又得月,渠网交错,良田百顷,五谷丰盈,人畜兴旺。解放后,特别是公社化后,又开挖了排水沟渠,钻打机井几十眼,实现了渠井双灌,旱涝保收。在人民公社时,袁家村每年为国家贡献的公购粮亩均达到了三百多斤,这在当时全县都是不多见的。

袁家村久远以来,人寿年丰、衣食无忧,的确是一个风水宝地。村里的老人回忆说“咱这村,自古就是厚天福地,不管是江山更迭也好,兵荒马乱也罢,各种灾难都很少殃及咱这里。就说民国十八年闹年馑,很多地方饿殍遍地;还有陕西关中大地震,到处房倒屋塌;再说六十年代初全国自然灾害,那粮食比黄金还金贵,可我们这也是半粮半菜,穷人家也就多加点糠菜,就能填饱肚子,很少听说有人被饿死、冻死。咱这里可真是泾三原白菜心里的白菜心呀!”

解放后的袁家村,在党的阳光雨露滋润下,各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村民们不但政治上翻身做了主人,物质生活上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互助组、初级社,到高级社,从生产队、人民公社,再到改革开放,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村里的历任干部都能为民所想,替民办事。老支书马文义曾是泾阳县篮球队的一名主力队员,在担任村支书的二十余年里,工作上任劳任怨,生活中不贪不占,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村里的大事小情全处理得合情合理,深受群众爱戴。村上历年的各项工作都走在了镇村前列,不管是交粮纳税、计划生育,还是农业学大寨、深翻改土、平整土地,袁家村始终都是当时雪河乡的一面旗帜。现在袁家村人谈起那段历史,都会给马书记竖起大拇指。

袁家村历来村风淳正,民风质朴。全村一百多户五百多口人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几乎占到了三分之二,大学生也足有近百人。近几十年来,更是人才辈出,在外工作的各行各业公职人员也多达一百多位。白清云曾任陕西省公路厅副厅长,高志强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某团团长,袁文彬曾任青海省乌兰县高级中学校长兼书记等职务。村民苏志杰曾在哈尔滨飞机总装车间工作,1962年他响应国家号召返乡支援农业,曾历任生产队会计、磨面工、电工、信贷员,几十年不辞辛苦,尽心为村民服务,他曾当选两届县人大代表,一届咸阳市人大代表。苏志杰家四代同堂,家风严谨、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睦邻友好、福及乡里,村民众口皆碑,曾连续数年被评为市县“五好家庭”,1982年被评为陕西省“五好家庭”,1983年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评为全国“五好家庭”。

袁家村亘古以来主产小麦、玉米,平常年份亩产均在800斤左右。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村民建了大棚,栽植了果木树,猪羊养殖也扩大为群、圈养,半数土地已对外流转种植专用作物,青壮年大部分在外打工。每到春暖花开时,田野里麦苗儿青绿,桃花儿粉红,到处一派迷人的田园风光。可到了丰收季节,田野里则是农机轰鸣,人车穿梭,丰收的果实被源源不断运回村庄,新鲜的果蔬相继上市,人人脸上都挂着幸福的微笑,家家户户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早在生产队时袁家村人就重视发展副业,村里先后建起了酒坊、醋坊、砖瓦厂、建筑队,培养了大量的能工巧匠。改革开放以后,这些能人都走出了家门,在周边市县包工揽活,每天可观的收入,使家里很快富裕起来。他们盖起了新房,添置了家用电器,购买了私家车,过上了小康生活。但变化最大的莫属村容村貌了,袁家村村道横平竖直,住宅很是规范,主街小巷全部硬化,村子里外安装了路灯,通上了自来水,疏通了排水沟,门前统一了绿植,还整修了生产路,衬砌了水渠。村上新建了村委会,成立了锣鼓队、舞蹈队,活动广场上安装了运动器材,每逢华灯初上,广场上歌声、笑声、耍闹声此起彼伏,一派欢乐祥和的新农村景象。

▲李淑绒老人制作布艺

解放初,袁家村就建起了初级小学,六十年代中期又在大队部开办了高小,1976年又择地十亩建起了完全小学,从1980年到1990年十年间,袁家小学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一直名列原雪河乡前茅。1987年从这里走出的八名袁家学子全部考上了初中专,“八名二十出头的民办老师培养出了八名中专生”一说,在当年的全县教育界一度成为美谈。1992年村民又集资为袁家小学建起了二层八间教学楼,彻底改变了办学面貌。现在由于撤点并校,昔日的袁家小学已改办成幼儿园,一群群活泼可爱的小天使,在幼儿园里健康快乐地成长着!

袁家村的“知青楼”在七十年代可是出了大名的 , 这个坐北朝南的两层砖混窑洞楼房现在依然存在。当时的袁家大队为了切实提高粮食单产创办起了农业科研站,科研站的主要工作就是引进良种提纯复壮。时年,正值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季,村两委会综合各种因素,把二十几名西安知青集中安置在大队科研站,让他们和农民“土专家”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起交流、学习、研究,一起种瓜、种菜、培育良种。几年下来,科研站便为五个生产队提供了足量的抗病、抗倒伏的高产小麦和玉米良种。县知青办鉴此召开现场会,向全县推广经验,一时间,参观学习取经之人车水马龙,络绎不绝。直至现在,年过花甲的老知青们还来此回忆往事,拍照留念。

袁家村人很会过日子,家底从不在人前显摆,但村信用站存款额却一直位居全乡前列,随着时代的变迁,袁家村也历经了些许风风雨雨,人口多了,姓氏杂了,日子好了,但村风依然,婚丧嫁娶,都比较节俭。村里四事八节有约定习俗,红白喜事有理事会,村规民约项项有规定。村民们尊老爱幼、移风易俗,团结友好、邻里和睦,家风优良、正气浓郁。村里也有麻将桌,但无麻将场,偶有老人玩玩,也只图个乐子。村里只有便利店,别无餐馆、饭店,酗酒闹事,剽窃赌博,丑事怪事甚少。村里寿辰八九十岁的老人居多,一夜暴富的人几乎没有。现在的袁家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村风文明、生活福祉高,老人颐养天年,青年求学创业,孩童奋发读书,的确是一个宜居的好乡村。

袁家村人的精神世界也永远是丰富而生动的。六七十年代,那香烟盒折的三角,那粘土和的泥巴,那沙包、毽子、跳方、铁环、秋千、那丢手绢、捉迷藏、编花篮、过马城……都是稚子们永恒的话题;那春天挖茵陈,夏天学狗刨,伏天摸知了,秋天刨红薯,冬天打雪仗;那每天放学后去放羊,打猪草,捡柴火的趣事构成了学生时代全部的课后生活;那打麦场上,小树林里,村道旁,水渠畔……到处都是少年们的“欢乐谷”。到了当代,告别了数月一场的电影,告别了全村一台的黑白电视,每逢下午,村里的广场舞音乐响起,放下55英寸的大彩电、放下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老头老太太、大姑娘小媳妇们,伴着音乐的节奏也能手舞足蹈欢快地跳起舞来……

凭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家乡仍在发展变化着,虽然她的地域并不宽广,村落也不大,既无古迹渊源,又无名人伟人,也非潜藏着任何机缘,但一代又一代的袁家人还是在深深地爱恋着她!

作者简介

苏战峰,中学高级教师,全国艺术教育先进个人,酷爱摄影、书画及文学艺术创作。

(本文选自泾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2022年10月编辑出版的《泾阳村落》第一辑)

责任编辑:王顺利/《新西部》杂志·新西部网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