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论新著 >> 正文
我的村庄——商家村
2024-02-04 19:30:00 来源:泾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19DD3

我的村庄——商家村

竹林小生


说起村庄,大家可能在想,人一定很多,房屋也一定很多,整齐的街道,到处是人,牛羊的叫声,不时传来犬吠声。你们想多了,其实我们村在最初的时候,也不过二三十户人家,主要姓氏有商、张、党、王。为什么会有这几十户人家呢?听年长的人说,商姓最早居住在这里。清末,党姓从富平迁移而来,在蒙古贩运牲口发家,建有党家楼房。其余都是逃荒来的,有河南、山西的等等。每当出门在外,有人问,乡党,你是哪里的?大家都说在商家那一块,随着后来人越来越多,村子也越来越大,大家习惯性地叫成商家村。新中国成立前,商家村还有土城墙环绕,村子边有一个柿子园,几十棵一人粗的柿子树遮天蔽日,传递着古老而神秘的气息。

商村旧事

村子坐落于泾阳县中张镇,这就是我的家乡,这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商家村。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就是我们农村的生活,记得小的时候,天刚麻麻亮,大人们就急匆匆地下地里干活,一直干到太阳老高才回家吃早饭,一个小时吃完就要尽快下地里,顶着烈日干活。中午的太阳高(指阳光强烈)啊!锄的草很快就会晒死,不会再长出来。这是大人们告诉我的,让我们要好好珍惜粮食。长年累月的辛勤耕作,这就是我小时候的农村。

图片

▲ 焦四民/画

小时候总爱在村子里玩,总是和大人们开玩笑,不知天高地厚的一个傻小子。记得那时候他们总爱给我说的一句话,大,大,大(农村的口音重,说成了tuo),当时不知道什么意思。后来听父亲说,那是在学你爷爷的话。爷爷是渭南人,常把da念成tuo,我还真不知道是表扬,是讽刺。常听大家说,我爷爷是四方脸,络腮胡须,经常穿一件黑色的大棉袄,腰上系一条白色的围巾,一双土的再不能土的鞋子,说话声音特别响亮,待人和气。那时候,我爷爷已经死去好多年了,对我来说没有一点点印象。就像乡亲们说的,我爷爷是一个能人,旧社会的农村,要是能发明一点东西,那可不是开玩笑的。人们有锄头、镰刀坏了的,就找我爷爷。听村里人说,我爷爷发明了一种农具,叫桶风扇,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但在那个时候,农忙季节,是一件必不可少的物品,常用于麦壳和麦籽分离,实在而耐用。一个桶风扇要顶好几个人的干活速度,大家现在茶余饭后还常常想起我爷爷,一个平凡的人。

干部吃派饭,这在当时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每家每户都要给上边下乡的干部管饭,主要是能吃得饱就行,轮流在每一家吃一天饭。当时我们这里来的,是一位教育干部,在我们小学教学,代的课是数学。看起来很是文雅,戴一副眼镜,一个框的镜片有一个裂纹。吃饭时总是卸下来,放到一边,才开始吃饭。我那时候出于好奇,悄悄戴上眼镜,差点摔倒在地。他看见了,哈哈大笑起来,说那是近视镜,你不敢戴的。他说起话来有点沙哑,红红的面颊,方方的脸型。他问我上几年级,我说小学二年级。他笑着说,好好学习,将来我还要给你当老师呢。说话间,让我掏出课本,询问我能听懂老师讲课吗,我有点害羞,吞吞吐吐地说,听不懂。他然后就给我耐心地讲解,现在回想起来,真有点怀念当年的情景。唉,当时要是听老师的话,上好学,该有多好呀!

改革发展

时间来到1992年,整个中国在慢慢地发生变化,路上的汽车逐渐多了起来,各式各样的机动车出现在马路上,楼房逐渐挡住了远方,家家都有了盖砖房的希望。那一年我们家盖起了红砖房,街坊邻居们也盖了新房,还有几家楼房,门前的小路也焕然一新。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走在门前的老路上,天空还下着蒙蒙细雨,有一个人拉了满满一车粮食,艰难前行,很是吃力,我赶忙从后面赶了上去,用力地推着架子车(农村的木头车),推了好长时间才走过那条又破又烂的“水泥路”(那时的路是土路,每到下雨,雨水和泥土混合一起的路,我们自己起的别名“水泥路”)。那人十分感动,拉着我的手,说非常感谢你同学!要不是你,今天怎么也走不出来。转眼十几年过去,现在是宽敞的柏油路,再也不用推车,再也不害怕下雨天。再见了,永别了,当年的“水泥路”。

时代在前行,社会在进步,外面的世界呼唤着,吸引着我们这些农村娃,走出农村,面向未来,广州、深圳……年轻人有了自己的梦想,走出农村,奔向城市。

我们村也有了自己的企业——玉辉油脂厂,吸纳着剩余的劳动力,一些人进厂工作,有做小工的,有做生意的,有出门打工的,有留守的,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老人也没有闲着,种点小麦和玉米。玉辉油脂厂创办人舒玉辉,是我们村带领大家致富的能人,组织兴修了我们村第一条水泥路。过去我们村出行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进泾阳县城需要从西边出入,经过郭家村,绕一圈才能到。后经过村上的不懈努力,打通了东边去县城的水泥路,村里通往县城更加便捷。

这几年,整个村庄面貌一新。原来的参差不齐,整理的有条有理。最初的脏乱差,变得干净卫生,垃圾污水集中处理。整个村子东西一字排开,分中街、南街和北街。现在商家村人口有近500人,耕地480亩。

茯茶昌盛

随着社会发展,我们泾阳县的标志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泾阳茯茶悄然兴起。舒玉辉带着群众又做起了泾阳茯茶。舒玉辉告诉我,他的祖上杨云庭是兴隆镇白马杨村人,曾于1909年创办昌盛店,是明清“泾阳帮”赫赫有名的老商号,在泾阳、雅安均有商号,以聚兴楼和昌盛店两个商号在两地成为响当当的人物,并在四川雅安娶妻生子。祖上因和党家交好,在商家村置地居住,父亲在村子里娶了母亲。外爷家姓舒,因无人承继,就随外爷姓舒。

舒玉辉自幼由四川雅安的婆婆带大,耳濡目染听婆婆讲起当年泾阳商帮和陕川两地的经商故事,也让他对泾阳茯茶有了最初的记忆。

2007年,舒玉辉为了一个遥远的记忆,和县前八老刘百顺等人,自费跋涉千里,从湖南驮回大包小包的毛茶,开始了漫长而又艰辛的金花复活之路。

图片

▲泾昌盛茯茶

2010年,舒玉辉在原有工艺和生产设备上不断创新,将泾昌盛的名号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今天的泾昌盛传承祖辈的工艺,将茯茶的金花渥堆发酵技术发扬光大。针对当代人对健康养生不断增长的需要,将最具价值的“金花菌”和各地茶料口感结合,成功研发出了滇红茯茶、白毫茯茶、滇绿茯茶、乌龙茯茶、岩茶茯茶等一系列专利茯茶,打破了“茯茶茶料不讲究”的传统思想,实现了茯茶的创新发展。

2019年,泾昌盛茯茶在北京国际茶业展、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展上荣获最高奖项“特别金奖”,得到了广泛认同和赞扬。2021年被省商务厅授予“陕西老字号”。

现在的泾昌盛茯茶已经成为带动当地发展的重要支柱,群众在家门口就业,一批年轻人也加入其中,用现代的抖音等手段推广茯茶文化,筑起茯茶梦想,让茯茶焕发出新的生机。

作者简介

竹林小生,原名王成,泾阳县人,生于1974年,爱好诗歌,书法。作品有《我是农民》《平凡人生》等。

(本文选自泾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2022年10月编辑出版的《泾阳村落》第一辑)

责任编辑:王顺利/《新西部》杂志 · 新西部网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