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论新著 >> 正文
口镇官道村轶事趣忆
2024-02-05 19:30:00 来源:泾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19DD3

口镇官道村轶事趣忆

陈仲波

一、来 源

我家世代居住的泾阳县口镇官道村,是个有着近两千人的古老村落,在本县北部远近闻名。自上大学离开故乡之前,我一直生活在这个村子中,那里留下我许多儿时的快乐美好记忆,也留存着在今天看来极其久远的历史信息,我在《访古探幽冶峪河》一书中已有详细的叙述。故乡,就是我的诗和远方。

据故老相传,官道村本来并不叫官道村,而是叫“仙发村”或者“仙法村”。村名来源于轩辕黄帝在此“驭龙升仙”的神话传说,但于史籍无考。然而以今天的官道村与史载黄帝“辞世升天”的“寒门谷口”相距不足五华里来看,似乎也不为无因。

官道村地处冶峪河北岸的山前冲积扇上,位在从高一级阶地向低一级阶地过渡之处,村内地势虽高低错落,但除西南边为冲沟所限外,其余方面尚称平坦开阔。整个村庄北倚嵯峨山,相对的山岭名“杨家岭”,系官道村杨姓人家的祖传公产。村南有冶峪河干流环绕,四季流水不断。村子周围的田地,是村民们自古以来的衣食之源。据文献记载和当前的调查,大约从西周王朝开始,冶峪河的人民便已有引冶峪河水灌溉农田的传统。故而官道村的农田大部分是可以从冶峪河引水浇灌的。即使“畅公渠”以北的旱田,虽然不能人工引水灌溉,却几乎每年都有嵯峨山季节性洪水的滋润,从而获得较好的收成。良好的农耕经济基础,加上交通运输方便,往来客商较多。包括官道村在内的口镇“十里河下”地区,曾有着数千年的经济文化繁荣。

官道村的得名,来源于自先秦时代的秦都咸阳城,秦汉时期自咸阳经“寒门谷口”去“甘泉山之阳”的官修大道“谷口道”穿村而过的缘故。官道村中杨姓人家支裔所建的“古道村”,也是因这条古代官修大道而来的。

从儿时记事开始,我对官道村的记忆,便是残破的土城墙,到处散布的瓦砾,泥泞的雨天道路……唯有的美好回忆就是渠中淙淙清流,几十株数人合抱的古树,以及高耸入云的大叶白杨树;而几座古代墓地中的荒冢碑石,破败的古庙,令人生畏的塑像,却令儿时的我们多少产生些许的沧桑感。退休之后住于故园,由于多了些许历史知识,加上从乡亲处听来的故事,才深切地领悟到,那些已经消失或者尚未完全消失的遗迹,原来就是家乡过去文明繁华的遗存。因此,我想以文字将它们记录下来,以待后来之好事者去续写华章。

二、城 堡

官道村拥有南北两座土筑城堡,一座名“南堡子”,另一座名“北堡子”,这在泾阳县境内是不多的。两座城堡南北相距300米左右,面积均在四万平方米上下,位于村西三级阶地与村东二级阶地的过渡地带,故城西地势高,城东地势低。

南城的主人为王姓,北城的主人为杨姓。据村中故老相传,王姓人家来官道村较早,占据了距冶峪河较近的平坦川地 ;杨姓人家来官道村较晚,占据了村北直到嵯峨山麓的坡地。官道村北的嵯峨山岭,俗称杨家岭,为杨姓人家的山场。另有陈姓人家,即我的先祖弟兄三人,系明代嘉靖年间从今甘肃省庆阳市宁县之早胜镇移民于官道村,并立碑作为官道陈氏之开宗纪念。此碑20世纪70年代尚存世,现已遗失。故官道村人称有杨、王、陈三大姓。从土筑城墙中夹杂的文物遗存观察,官道的土筑城堡,均建于北宋时期,具体年代因碑石散失损毁过多,已不可考。

南城的王姓人家和北城的杨姓人家,后代开枝散叶,人口繁盛,也出过不少人物。从王家老坟和杨家老坟众多的碑石、碑座遗存便可推知。官道村西有一座坟墓,建有牌楼,官职为清代“四品带刀云骑尉”。繁衍的人口,后来大多移至城外居住。今官道南部的第一、第二村民小组,几乎全为王姓。其中张、刘两姓人家,皆为后来。王姓人家的亲族,至今已有700多人。官道村北部的第三、四、五、六组村民,则多为杨姓;其中第四、第五村民小组多为杨姓近支。杨姓的人数约有600余人。惟陈姓人家后代不繁,至今只有40余人。据笔者先人和家谱记录 : 在清代道光、咸丰年间,陈姓曾有同辈弟兄五人。清代同治元年,关中渭北地区回变,五弟兄中有四人丧于乱民之手,其他家属尚未有确数。现在官道村的陈姓人家,就是这仅存的陈姓男性的后代。这位在回变中仅存的陈姓男子,是我的六世先祖。而官道村的王、杨二姓人家,因有土城堡的庇护,宗族人员得以避过战祸。土城外房舍被毁后残存的瓦砾、房阶条石、雕花的柱石、上马石和拴马桩等,表明城外的房舍、庙宇等,大多在这场变乱中毁于战火。

官道村杨姓人家的后代,人口较为繁盛。除现居官道村者外,与官道村相邻的今褚家行政村古道村居民,绝大多数为官道村杨姓的后代,20世纪60年代清明节,古道村杨姓仍来官道村扫坟祭祖,为笔者亲见。旬邑县尚有官道村杨姓的支裔,前几年曾来官道村寻根祭祖。

三、庙 宇

官道村的庙宇是很多的。据村中故老们回忆,直到1950年,村里村外尚有大小庙宇十多座,大多数为单间单幢的小庙,如三公庙、马王庙、山神庙等。规模最大者首推西岳庙,次为四圣宫,再次为香火最盛的齐天大圣寺。

西岳庙位于官道村外不足500米的西南方向冶峪河北岸二级阶地上,占地十多亩,未遭清末回变兵火,直到1958年还基本完整,只是有点荒凉残破,偌大的庙宇只有一位守庙的道士,村人俗称其为“八和尚”。这“八和尚”其实并不是和尚,而是官道村王姓人家中出家的一位道士。西岳庙内供奉的神灵,为西岳华山诸神。有大殿三座,石碑十几通,另有道人住房近二十间,规格看来不小。笔者儿时只看见过前殿的神像,十分威猛吓人,作为心智不全的小孩,我们从来不敢进去观看的。1958年,泾阳县创建的农业中学曾选址于此,几年后迁往安吴堡,当地人称“安吴农中”。农中迁走之后,西岳庙又作为人民公社的敬老院。大约在1966年,庙宇被全部拆除,院中石碑也逐渐散失,现仅有两通存放于齐天大圣寺内。在笔者的记忆中,西岳庙香火并不盛,亦未举行过什么像样的庙会。

▲官道村悟空寺

四圣宫是官道村内规模仅次于西岳庙的一座道教宫殿,位于官道小学前院南侧,坐北朝南,其后檐墙恰与官道小学的南院墙平齐。民国时期兴办新式小学,坐东向西的齐天大圣寺与四圣宫大殿一起,被改造为小学的教室 ;齐天大圣寺前部为两幢五开间的配殿,被改造为教师宿舍和教室。只有最后部中间为单间式的齐天大圣寺正殿,正殿两侧各有一间僧房,据说为齐天大圣寺的主持与方丈的住处,后成为教员宿舍。由于官道村小学房舍较多,校园较大,学生常年均在百人以上,是官道村和附近没有学校的小村子儿童们开蒙就读的地方。

“四圣宫”是一座很大的殿宇,面阔五间,进深齐为五间,呈方形,室内有四根直径近60厘米的朱漆大柱,高约5米,支撑着屋顶的三架梁;最粗的横梁直径近1米,雕梁画栋,脊兽飞扬,很有气势。笔者儿时在此上学时,曾看到墙皮脱落后露出的白灰墙面上的彩色壁画。从地面遗留的铺地砖分析,神台是在四根大柱围成的空间里的。至于殿内供奉的“四圣”究竟为何,由于年代久远,村中故老已说不清了。但依道教传说,很可能供奉的是道教的四位圣人,具体为谁,尚待考证。由于四圣宫面积很大,可以放置五十多张双人书桌,是口镇地区闻名的“大教室”。

在早先,人们多以为四圣宫是属于齐天大圣寺内的殿宇。但将齐天大圣寺的主殿与四圣宫比较,显然在规格上不是一个量级。大圣寺主殿面宽仅一间,进深一间,总高仅为6米左右 ;而四圣宫面宽五间,进深五间,总高在10米上。故而四圣宫不属于齐天大圣寺,而是另一座道教庙宇残留下来的主殿。

四圣宫建于一座高约3米的台基之上,坐北朝南,且自官道村小学之南院墙向外突出。

在官道小学之南,20世纪60年代尚存有一块占地近5亩的瓦砾滩,堆积厚近1米。村中故老相传,这片瓦砾系清代同治年间回变时被烧庙宇的残留。以规制相度,四圣宫应是这座被烧庙宇仅存的主殿,名曰“四圣宫”。只因与其它建筑分隔且处于上风台基之上,才逃脱祝融氏之灾。民国年间,改造旧庙宇为新式初级小学时,四圣宫才与齐天大圣寺一起成为官道初级小学的“大教室”。由于齐天大圣寺香火甚盛,每年正月十五和七月十五都有庙会,会期三天。故在庙会期间,四圣宫便成了大圣寺的“音乐厅”,是唱自乐班、演皮影戏(下雨天)的场所,也是笔者儿时的“音乐教育厅”。

1978年官道小学扩建,旧庙宇房舍拆除,四圣宫就此消失。

再次规制较大的庙院,即为官道村的齐天大圣寺。主殿中供奉的主神塑像,完全就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据笔者记忆,塑像金碧辉煌,甚是庄严。依笔者的判断,齐天大圣寺应为民间集资自建,而不是官方支持的佛教寺院。但在泾阳县北部的寺庙中,至今仍是香火最盛的一座寺院,甚至比北魏官方敕建的清凉寺更胜一筹。近年在县宗教部门的支持下,将原在官道村小学内的寺院,迁建至小学北邻,还增建了一座仿古式的戏台,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为庙会,会期三四天,周边几十里内的群众多来进香或逛庙会,并为青年男女提供了一个相亲的机会。

四、渠 桥

官道村境内的水渠众多,东西方向为干,南北方向为支,构成绕村而流的水渠网。为了交通上的方便,又在水渠上跨道路处搭建了多座小桥,初进村的人觉得路渠有点乱,但若仔细梳理,还是很有规律,且多少有点诗意,所谓“小桥流水人家”是也。

官道村境内位置最北的水渠,在今咸阳市冶金建材厂之北,是一条东西向的古渠,这就是《泾阳县志·水利志》上所述的“畅公渠”,当地人称“老渠”。南岸分有数条南北向的支毛渠,可使今G211以北的土地得到充分的灌溉,可灌面积有1000多亩。

再向南,是在官道村北堡子之北,G211南侧的东西向水渠,其上源与畅公渠相接,穿村而过,仅可灌溉官道村西北部的近三百亩土地。这条渠道就是《泾阳县志·水利志》记载之“上王公渠”,主要功能是为褚家村、药树村和长街村的土地提供灌溉用水,但却是官道北部村民的主要生活用水来源,例如洗衣、洗菜、畜禽饮用等。

在官道村南北二座城之间,还有一条东西向水渠穿村而过,当地人俗称“南渠”,《县志》无载,却是官道村的主要灌溉水源。这条水渠上源在口镇街东门外上王公渠干流,蜿蜒经木流村、东曹村流来,进入官道村境内的西北部,然后入村。通过它的支、毛渠系统,可使官道村西部、东部及南部的土地得以灌溉。“南渠”在村内有两条南北向支渠:一开口于北堡子南门外,向南流经南堡子东侧;另开口于今官道村小学之北,南流经小学门前,灌溉村东南部的土地。这两条南北向支渠之间,尚有东西向毛渠联通,为村人提供生活用水。

为防止水流冲刷,这些渠道相关处都有用石料草泥修筑的“跌水”,当地人俗称“马头”;并在道路经过的地方,用石料或木材搭建了小型的桥梁,可以承载马车经过。当地人勤劳,沿渠栽植了柳、杨、榆、楸、桑、槐等树木,生长极为茂盛高大 ;加上人们房前屋后的果树林木,培育的果园等,渠内淙淙的流水,古朴的小桥,颇有一番田园风光诗意。惜当地自晚清以至20世纪40年代,屡遭兵火战乱,读书人极少,未能将之记录下来。大多数村民则“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难以体会到自己就是“画中人”。

官道村的水渠,是笔者和同龄男孩最为美好的记忆。每到夏秋季节,渠水都是我们最快乐的戏耍地。当每月20天左右的行水期过后,我们都会去渠内“寻麻钱”,所谓“麻钱”,实际就是铜质的古钱币,拾来可以到“货郎担店”处换得一些糖果,和伙伴弟妹们分享。笔者拾到的古币,就有刀币、布币、园钱、铜箭镞等,偶尔还会发现小铜马和大铜钱。儿时的我们不会多想这些东西是从哪里来的,最近这十多年才认识到,自口镇街东门外直到官道村西的“上王公渠”,流过的是一片秦汉时代古墓葬区和谷口宫、旧云阳县、谷口县城遗址,渠水带来的古物,尽皆由此而来。

五、古 树

官道村过去村子较大,土地较多,且大多为水浇地。加上当地人勤劳,故生活还是富裕康宁的,古代的乡村图景还是十分美丽的,是唐宋之后“文川秀色”的主要部分。由于自古以来村人喜爱栽植树木,故千年以来遗留到20世纪60年代的古树相当多,虽经“大炼钢铁”“食堂化”的砍伐,村民自用木材砍伐了一些,但至今仍有一株直径近1米的古槐存活。现仅就笔者儿时的记忆,记述几株有名的古树。

大白杨树,这是一棵直径超2米的大叶杨树,树龄可能已在千年以上,原生于今村东部G211的北侧。由于上王公渠从树下经过,故树龄虽长,却一直生长茂盛。这株古树的根部就如一个巨大的磨盘,上面鼓包丛生,宽近2尺,村中的老人常坐在上边乘凉聊天抽旱烟。根部之上近1.5米处,树干胸径需4个大人手拉手才能勉强围住。树干内部已经空朽,其中可容4人在内打牌。村人视其为神树,常挂红布条并烧香礼敬。由于这棵千年大叶杨树的存在,那儿的地名被村人称作“大白杨树底下”。这棵老杨树在1958年大炼钢铁、整修“三淳公路”时被伐掉,其根部是用炸药炸掉的。

官道村有两棵较大的古老柿树。其中一棵位于官道村西北角的支渠旁,由于长期的充分水源,这棵树的年龄不但很大,而且个头在整个口镇地区也是首屈一指的。它露出地面的根部树瘤足有一米高,树干4个大人手拉手是围不住的。它的冠部伸展出十多条巨大的树枝,构成占地700多平方米的巨大标冠,枝繁叶茂,远看亭亭如盖,近看如入大屋。因为柿树的生长,在30多年树龄之后是很慢的,且寿命非常之长,所以大多数人认为这棵柿树的年龄,至少在800—1000年之间,甚至更长。笔者清楚记得,即使炎热的三伏天,树下也很清凉。无论是劳作的农民,还是路上的行人,路过这里都坐在树下乘凉拉闲话。

另一棵大柿子树,生长在官道村南堡子的北墙外,个头较上述之柿树稍小。由于地处稍偏,不像第一棵那么有名。

这两棵巨大的古柿树,都曾被村民视为吉祥物。可惜在20世纪70至80年代,一是农家给儿子结婚要制家具用材,二是生产队建厦房用木材,三是生产队社员做饭生火用木材,因而被伐掉,使官道村减少了古意和风景。

▲官道村古槐

官道村内的古槐树,据笔者的记忆,双人合抱且已中空,但枝叶尚称繁茂者约有十余棵。其中官道小学大门内南侧的古槐,和今G211北侧的数株古槐,都很高大壮观,树冠浓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悉被砍伐。全村仅剩 G211北侧 一株,这棵仅存古槐树干身高约5米,通高约有16米上下,已被保护起来,成为村人心中的一缕乡愁。

六、戏 曲

关中地区的绝大部分民间戏曲自乐班,均系唱秦腔戏的,只有富平县有唱阿公腔的,乾县有唱弦板腔的,大荔县有唱碗碗腔的,华阴、眉县、户县有唱眉户调的。官道村的眉户自乐班,在泾阳县北部怕是唯一的,且存在了至少十多年,直到20世纪70年代方告结束。

笔者最早听唱眉户戏,大约是七八岁时,在官道小学的“大教室”,亦即前文所述的四圣宫中听的,曲目好像是《二姐娃害病》和《脏婆娘》等。当然还会有其它剧目,但当时浮情燥气心意不专的我们,是不会安静听完一整个折子戏的。

官道村的眉户自乐班大约有十多个人,年岁最大者外号“拐拐老五”,他不但能唱,还会双手打“四页瓦”,一种用厚实竹板做的击打乐器,声音清脆洪亮。杨吉兰,是唱旦角的,三弦弹得很好。刘成德,能唱的角色很多,会拉板胡,亦能上台挂衣表演。王忠孝,是唱中年男性角色的,声音略带铜音,穿透力强,会拉板胡。陈智民,三弦弹的很好,是唱中年男性角色的,唱腔颇具感染力。杨秉信和杨俊文,是拉板胡和二胡的。另外不大会唱,却会敲梆子,摇铃铃或打四页瓦的,还有杨宗理、杨宗治等人。这个班中的司鼓外号“陈大”也会唱。依我个人的看法,对眉户乐理懂得多的是刘成德老汉。唱功出色的,则是陈智民和杨吉兰。

眉户自乐班演唱的场所,主要为庙会,演唱人员会获得一份收入。若是村里的人家有婚丧大事,稍微富裕的人家会请眉户自乐班助兴,且完全免费,主人家只需准备好烟、茶、酒等东西,并以酒席招待即可。自乐班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婚宴的“喜钱”;丧事则来源于女婿外甥们“点戏”。若主人家女婿外甥们较富裕,则艺人们的收入远高于“请戏”的收入。因为“丧事”或“三周年”,大都一直要唱到东方发白才结束。这眉户婉转细腻的腔调和诙谐逗笑的唱词,可使主客暂时忘记“守灵”的辛劳悲伤。

官道村眉户自乐班的演唱,得到了泾阳县北部和淳化县东南部人民的欢迎,声誉远播。

大致是1955—1965年之间,官道村眉户自乐班在乡、村的支持下,排演了大型眉户现代戏《梁秋燕》,演员全为本村人。梁秋燕的扮演者为姚莲芳,小名凤真,梁老大的扮演者为杨保德,春生的扮演者为王福莲和刘巧云。刘巧云小名“凤娃”,二嫂的扮演者为王菊芹,小名“韭菜”。其中的“侯下山”,即梁秋燕的“干大”的扮演为刘成德,表演最为生动出色。

以《梁秋燕》的演出为基础,当时还成立了一个专唱眉户的业余剧团,当地人戏称其为“胆大社”,每逢农闲寒暑假学生们放假,角色聚齐,便在村内齐天大圣寺搭台演出,为官道的春节带来许多的欢乐。

眉户自乐班令笔者最为怀念的,是夏天“挂锄”之后,于月明星稀的夜晚,在打麦场内的演唱。其时山高月小,万籁俱寂,凉风习习,乡邻围坐,听他们悠扬委婉的演唱,让人忘记一天的疲劳,令人体会到什么是生活的味道,以及诗和远方,感受到农耕文明的和谐安宁,直到东方之既白。

作者简介

陈仲波(又名陈纪龙),泾阳县口镇官道村人。西安理工大学毕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师,副研究员。

(本文选自泾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2022年10月编辑出版的《泾阳村落》第一辑)

责任编辑:王顺利/《新西部》杂志 · 新西部网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