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论新著 >> 正文
史王村
2024-02-12 19:30:00 来源:泾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19DD3

史王村

闫水平


像散落在黄土高原上的一颗星辰,静静地躺在关中平原上的一个角落里,历经秦汉渠水的浇灌,唐风宋雨的洗礼至元明清秦商的崛起。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几个人,在这里挖了几眼地窑,住了下来。慢慢地聚集的人多了,就成了一个村子。我的家乡史王村就这样默默地诞生了。

史王村,过去叫师王村,又叫狮王村。再早一点叫庙北张,因村南老庙,村中张姓人家多而得名。和众多关中村子一样,史王村也不例外,古时候也有城墙,城中有古楼,用以观察城外情况,保护村庄不受外来侵扰。

村南老庙,历史久远。庙南有湖,老辈人称为窑濠。小时候常去湖边玩水、钓鱼。春天经常与小伙伴一起去湖边拣地软和蘑菇。冬天湖水结冰,又与小伙伴一起去湖上滑冰,一时间引得村子里的年轻人,三三两两也前来玩冰,整个湖面好一个热闹的景象。冬去春来,湖边青草依依,杨柳起舞。春意浓浓时,农忙渐渐开始,村民又在为新一年的丰收准备着。我的童年就是在这样年复一年的劳作和玩耍中度过的。

叫老庙,那一定是很古老的。民国那会,庙里还有和尚、有石碑、有大铁钟。石碑上记载着古药方,方便村民们防病治病。大钟上刻有铭文,记载着庙里和村庄的事情,庙北张的村名便是来源于大铁钟里边的记载。庙北有官地,是庙里和尚的专用地,是耕作和埋葬和尚的地方。以前有老辈人在官地取土,曾挖出过一些宋代的古钱和一块砖质墓志,上面用朱砂记文,也有庙北张的记载。将铁钟铭文和墓志文字联系起来推想,史王村古时候应该就叫庙北张。后来,我们村练武、耍狮子的人多,被称为狮王村。历史变迁,村名几经改变,如今就变成史王村了。可惜老庙早年毁于战火,只幸存三间大殿、石碑和大铁钟。解放后,国家为发展教育,逐渐将老庙改为了小学,多年以后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老庙终于走完它最后的时光。

村西有官道,是古时候泾阳县到三原县城的必经路。虽然后来改了道,但每到小麦成熟的季节,就会看到由南向北成熟最早的一条金黄色的麦浪,那就是早被人们遗忘了的古老官道(路基贫瘠,麦成熟早)。

▲史王村石狮子

时光荏苒,泾惠佑三秦, 老三支渠由西向东,像一条水龙,将村子分为两半,从此便有了桥南桥北的称呼。渠水潺潺,润泽斯民、八十年代,在村北重新建了一条新渠,至今我们都叫它三支渠,旧渠逐渐废弃了。

有城墙,说明村子老,老便会有历史、有传说、也有故事。我的家乡史王村就是这样,在传说和故事中一路走到现在。村里最老的住户是张姓人家,张家祖先来自甘肃,是张家川牛头河的游牧民族,骑着马赶着牛羊寻着草地,一步一步走到关中,走到史王村。张家祖辈尚武,因习武的人多而能拉得起“杆子”,村子逐渐被四乡称呼为“小祝家庄”。说完张姓再说李姓和闫姓。李家来自泾阳县北,和北强李姓是一家,祖上以文治家,清代出过太学生。村南牌楼子坟便是太学生墓,民国时被盗。李家人才辈出,民国时期的保长,解放后的几位高工,皆是村中才俊。

闫家则来自陕南,祖籍山阳县闫家湾,自晚清来泾,人丁兴旺,成为村中大姓。其他梁、苏、赵、焦、查等解放前后搬来村中,从此史王村成为大村。

明清时,史王村因老渠而兴旺。关于老渠,村西南早先取土时,曾出土过古砖石砌成的引水渠,村中长者谁也弄不清引水渠砌于何时,可见古时候的村子已经成为水利工程的受益村,也是因为古渠经常流水,所以村子有了成为泾阳皮货加工基地的条件。村东曾经有大如小山的炭灰堆,炭灰堆上建有土地庙。村北地下也在修新三支渠时出土了好多装着白灰的大瓮。水、碳、白灰是熟皮子的基本原料。常常流水的老渠,大如小山的炭灰堆和装满白灰的众多大瓮,足以证明史王村曾经繁荣的过去,曾经也是明清时期泾阳辉煌历史的一部分。那时候,村子的东头和西头都有古庙,村子西头的古庙,门前有两棵古老而高大的皂角树,每逢阴历三月三都要举行庙会。村东庙会则是每年的阴历六月六日。每逢庙会时节,都是商家云集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好一番热闹景象。只是这点繁华在历史的长河中,犹如昙花一现,渐渐地黯然于朦胧的夜色当中了。

同治年间,关中回变,村中男丁为保卫家乡,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泾阳县城破开后,村庄被毁。期间有一张姓老头,因为眼睛瞎了,不愿离开村子,等战乱之后,有村民回到村子寻找,只见老头早已被杀害。可见战乱之惨象,匪徒之残忍。从此史王村连同它的繁华和过去一起,默然于同治年间的回变当中而萎靡不振。

左宗棠平定回变,关中大地重新恢复平静,休养生息之后,泾阳县城开始重建。史王村也渐渐抹去自己的创伤,随着泾阳经济的复苏而得到修复。

民国那会,日寇侵华,村中来了好多外乡人。来来去去,最后留下来的有:为中条山保卫战运送过物资的赵家,参加过陕北游击队担任过队长的查宪文,保土地爷而被传扬的焦家,以及挣脱封建家庭束缚而发生在张家大小姐与长工武香身上凄惨而悲凉的爱情故事。往事不堪回首,又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即将到来。1949年新中国诞生了,史王村又迎来了它辉煌而灿烂的一页。

新的开始,新的征程,新的领导班子,这一切都是新的。五十年代的史王村到处都充满着生机,这个时候也是史王村最风光的时期,私有化向公有制转型,史王村不负众望,在新班子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建国后泾阳县第一个互助组在史王村成立了,随之而来的初级社、高级社也相继成立起来。在当时,因影响太大,引起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时任副省长韩兆鹗曾亲自带队到史王村进行调研和指导。当时指出:步子迈得太大,怕冒进,取消了为庆祝高级社成立而举行的大型文艺演出。对工作还是给予了充分而明确地肯定。之后把史王村的事迹拍成纪录片,在全省推广和宣传。

1958年生产队成立,史王村成立了钢铁大队,大队长由曾经赴朝慰问的省级劳模刘德茂担任,大队书记由共产党员赵和群担任。他们皆以共产党人的信念和宗旨,以“地方官是父母官,任职一任富民一方”的心愿,为党为人民坚守着自己的责任。

史王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影响也越来越大,吸引了好多人前来村中落户定居,其中就有来自县城的手艺人张来福和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路合举,以及邻村的梁家等。那时候的村子能工巧匠很少,村民建设只有泥瓦匠闫仓会和木匠张根柱,是他们俩为村子的建设挑起了大梁。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经济飞速发展,村子一改过去土坯房、泥泞路,全部建成砖混房、水泥路,方便了村民的生活和出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党和政府的英明决策和对广大普通老百姓的亲切关怀。

新中国成立后,无论男女,不论贫贱,只要到上学的年龄,就可以读书上学,这样很快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

国家重视,学子踊跃,社会有了新动力。史王村五六十年代走出了好多学业有成的年轻学子,奔赴祖国各地。如李家在上海的李志贤、在湖北的李志杰和在兰州的李志俊。张家在贵州的张世隆、定居上海的张文义、在延安工作的张文化。杨凌农学院毕业而去陕北工作的闫仓宝,奔赴边疆工作的吴成和张兴利。八十年代的空军教练梁志军,陕西十大杰出青年陈平等等。他们皆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人才,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为党和人民做着力所能及的贡献。而这其中,张文义和吴成最具影响。

张文义,祖籍山西,童年时随着父亲张来福来到泾阳,初居泾阳县城关镇。1954年落户史王村,成为地地道道的史王村人。其父张来福巧于制鞋,为人和善,识大体,明事理,很快与村民融为一体。童年的张文义,初来史王村时,说着一口地道的山西话,小名叫成成,村民因口音不同,习惯称呼他为层层。小时候的张文义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甚得村民们喜爱,从完小到高小,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保送到泾干中学,后来又由泾干中学保送到清华大学。大学毕业后的张文义很快融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中,为党和人民尽着自己的一份力。因工作能力强,成绩显著,先成为咸阳彩虹集团董事长,后升任为电子工业部副部长,掌管中芯国际多年,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退休后,现定居于上海。

吴成,祖上居于陕西富平,民国时随爷爷吴克明落户史王村,因爷爷吴克明在县上任职而家道殷实,遂成村中富户。父亲吴志兴识文知礼,教导有方,吴成自小聪慧过人,虚心好学,成为泾干中学的高材生,当过泾干中学学生会主席,进入团中央工作,成为国家重点培养人才。后赴新疆工作,担任计划经济委员会主任。从此把根扎在了新疆,为边疆建设奉献了一生。

史王村,这个关中平原上的小村子,这个见证过历史,走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小村落,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在祖国建设的洪流中快步发展。而我能做的,只是在想,怎样才能贡献一份力量,把根留住……

作者简介

闫水平,泾阳人,收藏家,文学爱好者。

(本文选自泾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2022年10月编辑出版的《泾阳村落》第一辑)

责任编辑:王顺利/《新西部》杂志 · 新西部网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