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论新著 >> 正文
我的祖籍上狼沟村
2024-02-14 19:30:00 来源:泾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19DD3

我的祖籍上狼沟村

余向涛


在高庄镇的东南角,紧靠汉阳陵西北方,有一道高塬,处于泾河和渭河的夹角地带。在这道雄浑的高塬中间,有一道东西走向的沟,我们现在称他上狼沟村,是高庄村的一个自然村。从空中俯瞰,泾渭夹角像一条蹦跳的鲤鱼,汉阳陵就像鱼的眼睛,上狼沟村好似鱼的眼皮,环绕着汉阳陵,衬托出汉阳陵的雄伟和肃穆。

上狼沟西高东低,一条小溪从沟中流出,流向北边的泾河。这条沟全长大约有3公里。几百年前,这里还是一条荒沟,仅有一二户人。据老人讲,上狼沟村原叫栾家沟村,栾姓人最早在沟口居住,排行为二,叫栾二沟。沟道内时常有狼出没,以后谐音叫成狼家沟。百年前,余、田、李等姓氏从商洛黑龙口竹园沟、李家沟迁移到此,在这里繁衍生息。五十年代,县上派干部到村子进行定名,确定为上狼沟村。

八十年代前,沟道两边是一孔孔窑洞,群众就生活在窑洞中。那时,沟道内植被丰茂,郁郁葱葱,高大的榆树、椿树、泡桐遮天蔽日,像人一样粗的杏树、水枣随处可见,也不知是几百年前的先辈所栽。水枣像鸡蛋大小,味道特别甜美,咬一口酥脆可人。一条渠从沟道中流过,渠两边是蜿蜒的道路,夏季走在这里,凉风习习,身心俱畅。沟道南边我们称作南塬,处于宝鸡峡灌区的下游,过去主要种植棉花,现在以玉米、小麦为主,小面积有些杂果。沟道北边我们称作北塬,是沙土旱地,特产西瓜、红苕。每家每户在南北两塬都有一些水地、旱地。每到我放暑假、秋假,都要回到老家,帮着收小麦、玉米。我也曾拿着馓子收割小麦,感受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劳。玉米地里不长棒棒的,我们叫做甜秆,成了我们最好的零食。八十年代后期,群众陆续从窑洞迁移到南边的高塬上建房居住。现在全村约有300户、1400口人,耕地1300余亩。

▲焦四民/画

上狼沟村过去交通不便,两河相夹,向南要经过梁村渡过渭河才可到西安,向北要经寿平渡可到永乐镇。现在正阳大道穿村而过,通村道路硬化美化,群众生活越来越好。

我们村子和渭城区正阳镇接壤,处于汉阳陵保护区。村西头杨家湾,1964年挖出大量陪葬佣,现被咸阳博物馆收藏。

我们村的人忠厚诚实,对人诚恳,出去干事都能踏踏实实,有所成就。村子的人比较低调,干事也从不张扬。我所知道的有余全文,毕业于西安政法学院,解放后在姚坊乡工作,后来在县委农工部工作,在高庄公社当过社长,在蒋刘公社当过书记和社长。田发起,延安大学毕业,一直从事教育事业。田先茂,参加过抗美援朝战役,任过指挥官,后来在村上当过队长。田发来,在二十一军担任过正师级干部,兼任副军长。这些人都是我们村子的骄傲。

我童年最美好的日子是在村子里,每当回忆起这段时光,幸福感就油然而起……

作者简介

余向涛,泾阳县住建局干部。

(本文选自泾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2022年10月编辑出版的《泾阳村落》第一辑)

责任编辑:王顺利/《新西部》杂志 · 新西部网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