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论新著 >> 正文
《黄河中国——踏遍大禹走过的土地》读后
2024-07-18 08:00:00 来源:陕西日报(2024年07月18日 第12版)

原标题:

多维度的黄河

——《黄河中国——踏遍大禹走过的土地》读

张炜

“茫茫禹迹,画为九州。我不是大禹,却梦想着踏遍大禹走过的土地。”历经3年时间,行程5000多公里,作者刘宁从黄河源头踏勘到黄河入海口,以渊博的学识、扎实的专业功底、真切的行旅感受,撰成一部凝练、厚重、鲜活的《黄河中国——踏遍大禹走过的土地》,为我们带来了风姿绰约、内涵充盈、汹涌澎湃的黄河故事。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写出了黄河奔腾不息的豪迈气势,也凸显了黄河在华夏大地和炎黄子孙心中的崇高地位。黄河,绵远悠长、风光旖旎。它发源于青藏高原,穿越黄土高原,一路向东,流经河湟、西海固、河套、河东、陕北、关中、河洛,最终从齐鲁地区流入渤海。它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广阔,滋养了中华大地上的无数生灵。黄河河道蜿蜒曲折,沿途景色秀美,既有雄伟的峡谷,又有广袤的平原。它见证了中华民族从远古时代到现代文明的漫长历程,是中华大地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

古往今来,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在黄河之滨交汇融合,从夏商周到秦汉唐,许多王朝在黄河的滋养下崛起、兴盛。黄河沿岸的古城遗址、古文化遗址等,都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印证,如书中提到的西夏王陵、平遥古城、一百零八塔以及黄河岸边的古渡口等。在黄河流域,诗词歌赋、民间艺术等繁荣发展。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

黄河,汹涌澎湃、波澜壮阔。在黄河上游,高山峡谷间,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如万马奔腾,滚滚奔向东南;在黄河中游,平原广袤,河水波涛汹涌、浩浩荡荡;在黄河下游,河道宽广,河水波澜不惊,展现出一种大气磅礴的气势。书中,作者感叹:《黄河大合唱》雄壮昂扬,激励着人们勇往直前。抗日战争时期,风陵渡的硝烟、壶口瀑布的咆哮……黄河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黄河不仅有着雄浑壮美的自然风光,还有着丰富多彩的人文风情。黄河沿岸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等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从青海的花儿到陕北的信天游,从陕西的秦腔到河南的豫剧,从甘肃的羊皮筏子到山东的渔家号子,这些独特的文化元素都体现了黄河风情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黄河不光有温情的一面,从先秦到民国的2500多年时间里,黄河下游决口2000多次。进入新世纪,陕北黄土高原掀起绿色革命,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黄河泥沙量锐减。

黄河,奔流不息。在历史的长河中,黄河经历了无数变迁,生活在黄河边的人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不断保护黄河、治理黄河,讲述着连绵不断的黄河故事:三江源头的保护,郑国渠等水利工程的建设,西海固的脱贫引水,河套地区的黄河福荫,黄河水滋养的关中农耕文明、河洛地区的黄河情缘、齐鲁大地上河海交融的滨海文化……黄河情结深深融入人们的生命血液。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创造出灿烂的黄河文明。正如作者的概括:“黄河文明是一种典型的农业文明,在文明发展程度上表现出一种先进性和早熟性,在它的文明延续中又经历着不断创新发展,中国人利用黄河水展示中国智慧,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更难能可贵的是,全书不仅挖掘了黄河文化的深厚内涵,还以黄河历史地理为线索,关注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的显著变化、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让读者对黄河有更深刻的认识。

作者以饱满的激情、流畅的文字,多维度、全方位展示壮美宜人的黄河景观、丰富多彩的黄河文化、源远流长的黄河文明,令人心驰神往、无限憧憬。

责任编辑:王顺利-《新西部》杂志-新西部网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