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陕西省社科院 >> 正文
高云艳:加快中国(陕西)自贸区金融创新发展
2019-04-09 12:49:45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17年4月1日,中国(陕西)自贸区在高新区挂牌。

时间飞逝,截至2019年4月1日,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发展已满2年。作为国家首批内陆型自贸区、首个西北自贸区,近两年,国家及地方政府对中国(陕西)自贸区的发展给予极大的关怀和推动,提出赋予自贸区更大改革自主权。

中央层面,《国务院关于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的通知》 (国发〔2018〕38号),在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领域提出多条新举措,包括支持自贸试验区依托适合自身特点的账户体系开展人民币跨境业务、符合条件的个人按照规定开展境外证券投资、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等等。

地方政府层面,《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的意见》(陕政发〔2018〕35号)提出加强金融创新的“新八条”。《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办法》的出台,进一步体现出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趋于有序规范发展。

2017年8月30日,陕西自贸试验区投资环境和重点项目推介会签约仪式在上海举行。

中国(陕西)自贸区金融创新发展成效显著

2017-2019年,中国(陕西)自贸区在金融创新领域积极探索并取得不错的成效,比如,地方政府向自贸区委托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交易场所审批和监管事权等等,具体从以下几方面来谈:

金融机构不断汇聚创新。中国银行、中国建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四大国有银行以及招商银行等股份制银行纷纷设立自贸区支行。其中,中国银行西安自贸区支行开业标志着陕西省首家以自贸区业务为特色的专业银行正式运营。陕西鼎盛裕和、陕西财信等融资租赁公司、京东金融等商业保理企业,中航安盟等外资保险公司等相继落户自贸试验区,区域内金融业态聚集效应初步显现。截至2018年6月底,自贸试验区内各类金融机构309家。其中,持牌金融机构276家,非持牌金融机构32家,境外直接投资设立或参股金融机构1家。2018年《陕西保监局关于加强保险业服务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陕保监发〔2018〕21号)鼓励再保险公司在我省自贸区内设立分支机构。

金融业务积极创新。推行自贸试验区内跨国企业集团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在全省范围复制推广自贸区文化企业股权融资、 “内保外贷”金融创新改革试点。其中,陕西自贸区西安高新区实施、进而在全省推广的“内保外贷”金融创新改革试点,具体来讲,就是企业在境内商业银行存入覆盖交割本金及境外行利息、费用等对应的人民币自有资金,申请由境内商业银行向其境外分行出具相对应金额的融资性对外担保保函,由境外分行向其发放贷款。2018年《进一步推进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实施细则》对经常项目业务、资本项目业务、外汇市场业务实施新规。比如,自贸区内企业开展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业务,其上年度本外币国际收支规模由超过1亿美元调整为超过5000万美元等等。

金融服务积极创新。《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试点实施方案》促使企业资本项下资金使用由“先审后付”变为“先付后抽查”,支付流程大为简化,促进陕西省涉外经济增长。截至2018年12月底,陕西自贸区办理便利化试点业务31笔,累计支付金额约14.63亿元人民币。陕西自贸试验区开通“账户核准绿色通道”,账户核准时间缩短50%。自贸区联合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打造“通丝路”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平台,可为市场主体提供在线人民币跨境结算、报关报检等10项“一站式”服务,对促进企业扩大出口规模、加快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由西安高新区先试先行的信用金融服务创新改革试点,已经在陕西自贸区复制推广。

对金融人才高度重视,对引进和留住人才积极创新。2018年起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内的保险支公司高管人员,取消任职资格的事前审批,实施备案管理。陕西自贸区能源金贸功能区国际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的改革,已经在全省复制推广。

西安交大“一带一路”自贸试验区研究院揭牌。

中国(陕西)自贸区金融创新发展面临的挑战

历经两年的发展,中国(陕西)自贸区金融创新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进一步赶超还存在几个问题需要思考。

存在开放创新与风险防控的博弈,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势在必行。一方面,自贸区本身就具备先试先行功能,更何况中国(陕西)自贸区又是首批内陆自贸区,各种实践风险不可避免;另一方面,金融领域本身就是高风险行业,新机构、新业务、新技术都会存在风险;最后,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下,自贸区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对接,存在复杂风险,总之,自贸区金融创新存在开放创新与风险防控的博弈。

跨境金融创新距离高标准自贸区的要求存在差距。国内金融开放的深化与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对跨境金融的改革需求趋于强烈,中国(陕西)自贸区跨境金融发展水平有待提升。比如,加快自由贸易帐户制度创新,早在2016年11月,上海自贸区就已经启动了自由贸易账户的个人服务功能,自由贸易账户功能不断拓展,实现本外币一体化管理,成为境外融资、结售汇便利化等许多重要金融改革的基础。截至12月底,累计开立FT账户13.6万个,全年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额25518.88亿元,比上年增长83.9%,占全市35.3%;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收支总额4826亿元,增长1.8倍。2019年1月,海南自由贸易帐户体系也已经启动,并且为海南六大重点行业及客户群,量身定做自贸金融服务方案。相比之下,中国(陕西)自贸区跨境金融发展就略显滞后。

自贸区企业的融资难题亟待解决。陕西省企业融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2018年1—12月,陕西自贸区新增企业数15168家,是2017年全年新增企业数1.62倍(含外资企业214家,是2017年全年新增外资企业数2倍),其中新增注册资本亿元以上企业347家,是2017年全年新增注册资本亿元以上企业1.5倍。企业的增加,对自贸区金融支持的需求快速增加,企业融资问题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保持高度重视,中国(陕西)自贸区也应高度重视。

陕西自贸试验区空港新城功能区夜景。

中国(陕西)自贸区金融创新发展的建议

当前自贸区建设进入深化攻坚的关键时期,自贸区扩容和自贸港建设逐步提上日程。为更好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创新的工作部署,加快陕西自贸区金融服务创新,提出三点建议:

站位一带一路战略,加快跨境金融领域的制度创新。建议有序加快中国(陕西)自贸区开展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试点建设,结合陕西特点,积极探索自由贸易账户功能,为自贸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领域创造条件,构建国际化、便利化的资金运营结算环境;建议加快发展人民币跨境再保险业务、跨境金融服务的负面清单制度的探索等等。

降低自贸区企业融资成本,加快自贸区金融制度创新。当前,金融创新聚集在改善金融便利、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建议在金融业务模式上积极创新,探索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好招,立足陕西自贸区,研发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金融产品,比如四川自贸区成都高新区与成都银行推出“自贸通”,实现了政府、银行、担保多方联动,缓解企业融资困境。建议加快推进自贸区民营银行、合资券商的设立,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开放,加强企业的金融支持。

加强自贸区金融风控,推进金融监管制度创新和金融法治建设。开放金融领域的难点是风险防控,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势必存在一定的风险。当前,国家向自贸区赋予更大地自主改革权,将自贸区视为改革开放新高地,享有先试先行特权,建议中国(陕西)自贸区可以进一步积极探索和研究金融监管制度的创新和金融法治建设的强化,比如,研究自贸区金融机构混业监管新模式、构建金融知识产权专利法制保障、金融消费者跨境保护机制等等。比如,上海自贸区为了加强跨境金融监管,建立以宏观审慎为目标的跨境资金流动管理政策框架;2019年深圳前海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设立,也是自贸区在金融监管领域的积极创新。(陕西省社科院 助理研究员 高云艳)

(责任编辑 王顺利)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