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陕西省社科院 >> 正文
罗丞: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努力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
2019-07-12 15:56:11 来源:西部网

5月31日,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牢牢把握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使广大三农工作者明确了方向,坚定了信念,也找到了工作的最终落脚点。

守初心 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

当前,我国有6亿常住农村人口和1.9亿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村户籍人口。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农业仍然是最重要的基础性产业,农民问题仍然是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农村仍然是数亿人赖以生存发展的家园。因此,我们要认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这一基本国情,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守解决好“三农”问题这一初心,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加大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力度,加强城乡统筹,促进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

担使命 努力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三农工作进行了大胆探索。农业生产经营重归家庭,放开农产品流通渠道,全面活跃农村经济,放松对农民转移就业限制等政策的实施,极大激发了农业发展的活力,解放和激发了农村生产力,开创了农村发展的新局面。进入新世纪后,我们党又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大力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响脱贫攻坚战,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等方略,逐步减小城乡差别和实现城乡融合。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之后,我们党敢于直面风险挑战,积极主动作为,保持斗争精神。面对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突出的结构性矛盾这一时代难题,适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通过采取更加全面有力的举措,切实改变农业农村发展落后现状,拉长“四化同步”发展中农业这条短腿,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农村这块短板,让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成为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标志。

找差距 要正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

一是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有待提升。我国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结构亟待调整,供给质量亟待提高。与此同时,农业产业链、价值链还不够完整,农民还没有得到更多的农产品增值收益,农业的规模效益尚未得到合理充分体现。

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2018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城镇居民的37.2%。截至2018年底,我国还有1660万人没有脱贫,这些贫困人口是贫中之贫,艰中之艰,脱贫工作将更为艰难,需要投入更大的工作精力。

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农村公路、水利、农田建设、生产道路、清洁能源、信息、环保、物流等物质基础条件还不能适应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农村公共设施的管理、养护、运营机制亟待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覆盖不全、标准较低的问题仍然比较明显。

四是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较为突出。我国农业用水的年均缺口达300亿立方米,地下水年均超采228亿立方米。环境污染退化严重。70%以上的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被严重污染的河湖数量占到40%左右。农药亩均施用量比发达国家高出1倍,农村每年有0.7亿吨生活垃圾未得到处理。

五是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须完善提高。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深入转轨,农村社会结构深刻转型,影响农村和谐稳定的因素在不断叠加。部分农村的国家观念、集体观念、家庭观念虚化,传统美德弱化,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法治意识淡化,低俗文化、黄赌毒现象蔓延,红白喜事盲目攀比、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盛行。一些地方宗教宗族势力抬头、小官巨贪、村霸控制等现象还在相当程度上存在。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现象比较严重,集中地体现为基层党组织涣散、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关系疏散、村级组织弱散、社会组织零散、农民行为分散、农村家庭离散等现象。

抓落实 进一步构建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一是稳定、创新和完善农业农村基本制度。继续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二是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重点解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大科技问题。改变农业在生产、运销等方面的要素构成,改变农业产业运行模式,从整体上提升农业的供给能力、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三是努力建设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新农村。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等最基本需求为突破口,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建设宜居村庄,保护乡情美景,弘扬传统文化;从各地乡村众多、风俗不同、构成不同的实际出发,合理对接乡土非正式规则与国家制度正式规则,逐步从传统乡村治理向现代社会治理制度转型,因地制宜地走出一条适合中国乡村治理的道路。

四是让农民更加富裕更有尊严。把城镇公共基础设施继续向农村延伸,建设和改善与农民生活切身相关的用水、用电、燃气、住房、广播电视及互联网等基础设施设施;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拓展农民就业创业空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医疗服务、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障等公共服务和基本社会保障工作,真正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罗丞,农村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编辑 谢琬莹)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