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陕西省社科院 >> 正文
王建康: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背景下的陕西脱贫攻坚战
2020-04-09 13:08:06 来源:西部网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上下联动、系统推进、合力攻坚,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全省贫困人口从2015年年底229.88万人减少到2019年年底18.3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9.02%降至0.75%,56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解决。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剩余贫困人口基本上属于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脱贫难度大,巩固脱贫成果形成长效机制防止返贫的任务更是十分繁重。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带来新的挑战。我们必须坚持目标导向,狠抓突出问题,落实脱贫攻坚“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的要求,做到防疫和脱贫攻坚两手抓两手硬。

总体来看,疫情对贫困群众增收及扶贫脱贫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

一是对贫困群众外出务工影响较大。务工收入是大多数贫困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正常来讲,农村务工群体在春节过后就已复工,有的甚至从正月初五就出去了,但受疫情影响,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以及餐饮、酒店、家政等服务业领域企业领域开工晚,使外出务工人员复工时间推迟1-2个月,要求严格隔离且隔离期长,外出务工者要么去无工可务,要么考虑到隔离的成本,就干脆在家呆着。特别是过去长期京、津等防范境外输入疫情任务较为繁重地区务工的贫困群众,影响尤为明显。考虑到农业收入具有季节性特点,部分贫困农户在一季度甚至更长时期内无法外出务工,缺乏收入来源,且随着疫情的变化,有可能影响到全年的收入。

二是产业扶贫工作进展有不同程度影响。现阶段,虽然农业春耕春播有序进行,农民总体上还是按照原有模式和节奏进行耕作。但新冠肺炎对部分农业特色产业的影响不容忽视,例如草莓等鲜食水果种植户因疫情导致产品销售困难,形成了疫情的次生灾害。另外,疫情还造成了部分扶贫项目停工,对于后续产业扶贫项目进度和脱贫进程有一定影响。尤为需要关注的是,春季草木泛绿,百花盛开,本应火热的农村旅游市场、农家乐消费等相关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受疫情影响而瞬间冻结。

三是贫困户的民生问题亟待关注。目前,我省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老弱病残的比例偏高,自身“造血”功能不强,脱贫能力较弱。疫情对这部分贫困群众的最低生活保障、贫困群众的子女在线教育以及医疗卫生等基本民生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前我省经济社会秩序已经基本恢复正常,但对特殊时期的特殊民生问题仍要高度关注。

四是脱贫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如何在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之后确保和巩固已脱贫的群众稳定增收,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在我省已脱贫的地区和人口中,还有不少地区侧重于短平快的产业项目,长效增收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还有的贫困地区就业不够稳定,政策性收入占比偏高。部分扶贫产业市场竞争力不强,产业自我发展能力薄弱,一旦脱离帮扶或帮扶力度减弱,产业发展停滞、群众返贫的风险较高。

面对疫情防控的新形势,我们必须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脱贫攻坚战绝对不是轻轻松松就能打赢的,越到最后越不能有丝毫松劲懈怠。今年3月6日,习近平在全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硬仗

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硬仗,有效化解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冲击,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坚决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一是进一步坚定打赢疫情影响下脱贫攻坚战信心。有信心才会有力量。现在全国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生产及生活的秩序也正在向好的方面快速恢复。总体上看,疫情对脱贫攻坚的负面影响具有暂时性、局部性、可控性,脱贫攻坚的政策保障、资金支持和工作力量相对充足。我们要进一步围绕“三不愁两保障”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以更大的决心、更精准的思路、更有针对性的措施,结合疫情梳理完善台账,不折不扣抓整改,将受疫情影响而耽误的时间抢回来,造成的损失补回来,努力化解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按时间节点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

二是加快构建巩固脱贫成果的长效机制。2020年绝对贫困将按期消灭。“十四五”是检验“脱真贫、真脱贫”的重要时期,这就要求保证已脱贫人口不返贫,已摘帽贫困县不反复。要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过渡期内必须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主要政策措施不能急刹车,驻村工作队不能撤。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加强监测和动态识别,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及时将符合低保认定条件的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深化“一县一业”,做大做优果业、畜牧业、设施农业三大产业和茶叶、食用菌、中药材、富硒农产品等区域特色产业,强化仓储、加工、冷链运输等现代化设施建设和科技服务,支持有条件的贫困县创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扶贫产业园。注重长期培育和支持种养业发展,继续坚持扶贫小额信贷。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贫增收能力,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尽快复工复产,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关系,带动贫困户发展生产和稳定增收。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加快完善水、电、路、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合理配套教育、医疗、社区养老等公共服务,做好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抓好就业帮扶,确保稳得住、有就业、能增收。

三是积极协调和解决产业扶贫中的实际困难。做好农资供应,深入了解企业、农民合作社、贫困户等生产经营情况,帮助贫困户联系代购种苗、种畜禽、化肥、农药等生产物资。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大力开展消费扶贫行动,推进线上线下一体销售,积极联系线下销售,通过淘宝、微店及本地电商平台等线上渠道销售滞销的农产品,多渠道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在扶贫项目推进过程出现建设困难时,及时了解项目进度及企业需求,协调解决项目。认真落实带贫减贫机制,严格兑现投资项目收益分配条款,不得以疫情影响为由减少贫困户的合法收益。

四是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充分运用互联网手段促进贫困群众就业,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各地要加强劳务、用工需求的信息发布,向有就业意愿的贫困户推送多个以上岗位信息,摸排登记务工人员外出需求,符合返岗复工“点对点”专门运输服务保障的,优先集中运送到岗。在企业复工复产、重大项目开工、物流体系建设等方面优先组织和使用贫困劳动力,鼓励企业更多招用贫困地区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人员,对新招和转岗的务工贫困人口及时开展技能培训。帮助就地就近就业,鼓励当地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贫车间吸纳贫困人口就业,通过发展本村特色产业和社区工厂来带动村内劳动力的务工收入。增设公益就业岗位,新增设一批保洁环卫、生态管护、乡村建设、防疫消杀等乡村公益性岗位,优化管理方式,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积极发展劳务中介,大力拓展劳务市场,引导外出务工贫困群众调整就业地缘结构,优先到复产复工早的地区就业,或在周边开发过渡时期的短期就业岗位。

五是强化贫困群众的基本民生保障。对因疫情影响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贫困户按“急难型”予以临时救助,采取社会化发放、现金和物资发放等形式,配送生活必需品等“爱心礼包”,保障其基本生活。加强医疗保障,加强乡村卫生院药品供应保障,引导开展合理有序就医。充分发挥家庭签约医生作用,以贫困户常见多发的慢病重病为重点,开展上门服务,防止因病返贫。疫情防控期间,对一次性定额医疗救助和重特大医疗救助,做到随时受理、及时办理。落细落实义务教育保障措施。疫情防控期间,加强对贫困家庭学生居家学习跟踪指导,鼓励各地采取赠送学习移动终端、保障网络畅通等多种方式,为贫困学生创造线上学习条件。对暂时缺乏线上学习条件的,通过电话交流、信函传递等方式,落实居家学习指导,确保“一个都不能掉队”。

六是完善和落实精准扶贫脱贫工作机制。及时完善挂钩帮扶工作方案,进一步配强挂钩力量,倾斜安排相关项目,加大资金投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落实干部挂钩帮扶责任,在疫情防控期间挂钩帮扶责任人应及时了解掌握贫困户生产生活情况,帮助解决生产物资代购、农业社会化服务、防护用品等实际困难。对因疫情等因素影响,可能返贫或出现返贫的,及时按程序报告,实行单列管理,纳入重点帮扶。强化督查激励,抓好脱贫攻坚各类问题整改,压实各级工作责任,加大对扶贫干部的奖励激励和关心关爱,确保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做到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

七是把疫情防控与推动脱贫增收结合起来。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因为疫情防控,原本外出务工人员在乡村滞留时间较长。特别是在大城市和东部地区务工年轻人见识广、思路宽,有一定的技术和市场拓展能力。利用这个时机,可以加强村委会与外出务工人员的互动沟通,加强扶贫政策宣传、思想沟通,关心和了解他们外出务工、回乡创业的想法、未来发展的需求,帮助务工人员更好地了解本地发展状况、面临困难和机遇,积极谋划发展项目,助力本地脱贫攻坚。另外,也要趁外出务工人员在家期间,与贫困家庭围绕脱贫攻坚中涉及切身利益的事项进行充分协商沟通,加快推进旧宅腾退等工作。

(作者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原文刊登在西部网专家谈栏目)

(责任编辑 王顺利)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