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已三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今年8月举行的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其中,中国同30多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合作协议、同20多个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也态度积极,以亚投行、丝路基金为代表的金融合作不断深入,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
针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以来的进展和面临的挑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学术专家委员会主任郑永年进行了专访。郑永年表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应坚持现实主义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地缘政治因素对项目的影响,可将项目化大为小、化整为零,更具灵活性;同时,他建议,“一带一路”倡议应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在项目开始前后大量研究,争取提高效率达到效果。
“一带一路”倡议正在逐步落地
《21世纪》:在不久前举行的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工作座谈会上,有哪些提法值得关注?
郑永年:“一带一路”倡议从概念的提出到政策的确立用了较长一段时间,中国的领导人、智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识也一直在变化,这次的会议实际上也是一个深化:我们究竟如何来定义“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与世界经济的关系如何,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
在这次“一带一路”倡议座谈会上,习近平更强调了中国要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建设来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这是一个新的认识高度。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实际上是世界经济失衡的产物。中国希望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发展沿岸沿途的经济、开拓新的市场,从而推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沿岸沿途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其中一些国家还是很穷的,迫切需要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而中国有资本、有产能和技术,可以帮助它们实现。所以“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一直强调的共同发展的道路,是包容性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的认识阶段已经过去了,我们正在逐步落地,实现从政策到现实的转变。
《21世纪》:国家发改委网站日前公布了《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标志着“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第一个多边合作规划纲要正式启动实施。对此你如何看待?
郑永年:我认为中蒙俄经济走廊非常重要,现在蒙古的经济不景气,俄罗斯也一样迫切需要发展经济。中蒙俄三个国家经济具有互补性,蒙古、俄罗斯有丰富的资源、能源,而中国在生产日用消费品等方面是世界领先的,所以这个项目从经济上来说非常有必要。其重要性还在于它是在中国的北边,以前我们说“一带”只是中亚、中东到欧洲,如今“一带一路”倡议的概念拓展了。但是,从长期来看,也要注意地缘政治的影响,需要进行现实主义的评估。
现阶段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
《21世纪》: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建设方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郑永年: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要坚持现实主义,项目可以化大为小、化整为零。大项目能做到就去做,没有的话中等项目甚至小项目都可以做,可以灵活一点。
另外,在宣传方面我们要继续强调“一带一路”倡议并不是另起炉灶建立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秩序,而是对现有的世界秩序、区域秩序的一个补充,互补性强于竞争性。
《21世纪》:中国资本借助“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似乎成了重点,还有哪些领域可介入?
郑永年:“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开放的概念,有很大的伸缩性,它的组织形式有双边的、多边的,在项目和内容方面也应当是开放的。传统的丝绸之路就是进行贸易,今天的“一带一路”倡议除了基础设施之外,也还要重视贸易领域的拓展,尤其现在产品、服务、跨境电商等贸易内容非常丰富,都可以做。将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贸易等一步一步做下去的话,以后“一带一路”倡议甚至也可能做到像欧盟那样的经济整合。所以“一带一路”倡议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重点,现在这个阶段的重点可能是基础设施建设,下一个阶段可能是别的。
可三年一小评五年一大评
《21世纪》:“一带一路”倡议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面临怎样的困难和挑战?
郑永年:“一带一路”倡议面临的地缘政治方面的问题和挑战难以避免。我们需要大量投入去进行“一带一路”倡议的研究,每一个项目最好研究透了之后再去操作。计划最好做得更周密一些。“一带一路”倡议也应当有一个评估机制,比如三年一小评,五年一大评。
另外,要对当地的社会力量、政治力量了解清楚,对政治经济风险、社会风险有清醒的认识和心理准备。“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很多都是发展中国家,法制建设比较薄弱,应当做好风险防范。
《21世纪》:如今极端势力猖獗,在推行“一带一路”倡议时如何保护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安全和利益?
郑永年:中国应该用区域组织规则、贸易规则或全局性的规则来解决问题。西方建立了一套国际经济体系的制度规则,我们可以继承下来。中国如今是联合国安理会、WTO等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中国可以根据需要倡议提出新的规则,以保护中国和其他各国的利益。另外,中国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需求制定具体的操作方案,比如建立与巴基斯坦等国的双边规则。
目前这样的区域规则还远远不够,一些组织的功能需要扩大,一些空白的领域要尽快建立起来。比如,在中亚,以前上合组织主要是反恐合作,可以再扩大它的功能,进一步提升到经济、战略层面,也可以与相关国家建立一些经贸合作组织,一些“一带一路”倡议的联盟。另外,我们与各国民间商会的交流非常重要,一些商会相对于政府更加稳定,要多跟当地社会组织打交道。
(责任编辑 师皎)